解雕侠-好玩游戏一站式下载
首页 游戏攻略 浅谈苏系坦克自动装弹机的结构与原理诠释其设计思路与发展过程

浅谈苏系坦克自动装弹机的结构与原理诠释其设计思路与发展过程

来源:解雕侠 编辑:JDX22 时间:2022-09-08 14:10:45

很多小伙伴玩家都不太清楚浅谈苏系坦克自动装弹机的结构与原理诠释其设计思路与发展过程,那么今天解雕侠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 武器装备 相关的文章,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有所收获,最后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

自从上一篇《浅谈苏联坦克的手动弹匣机》发表以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的坦克很少使用手动弹匣机,所以我就带这个问题明天让我介绍一下西方的坦克自动机。本文通过介绍西方坦克手动弹匣机的结构和原理,展示其设计思路和开发过程。由于本人水平和所用参考资料的限制,可能存在错误,敬请见谅。本文拒绝以任何方式转载,敬请谅解。

事实上,德国是手动杂志的忠实拥护者。早在二战时期,日军75炮就使用手动弹匣机,T22E1就安装了手动弹匣机。

这款手动弹匣机的设计思路是从鱼雷开始的。由皮带式弹匣、立式弹匣升降器、连杆式推杆等组成。固定角度弹匣,炮塔下方的篮筐左右两侧有一个皮带弹匣,可用于存放两种类型弹药,可以随时切换。手动弹匣的装弹速度高达每分钟 20 发,这是当时手动装弹无法实现的。该方案的优点是弹药量大、弹药种类可切换、射速快、炮塔空间要求小。缺点是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只是因为可靠性不能满足实战要求,所以没有安装T22E1,没有参加二战的实战作战。

二战末期,美国为/71设计了一种旋转履带式手动弹匣。在 6 发旋转弹匣的帮助下,支架安装在枪架上。装载时,枪架被锁定到装载角度。轮弹舱在原位旋转,推杆完成推压。该方案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射速快、可靠性较高。缺点是弹药量少,对炮塔空间要求高。日本灭亡后,苏军发现手动弹匣机曾与虎Ⅱ进行过安装测试,但并无手动弹匣机参与实战的记录。

日本人对跑步杂志情有独钟。美国灭亡后,苏联军队也发现了美军的10发手动弹匣旋转弹匣,并没有找到原型。

战后,手动弹匣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1950 年代是摆动炮塔兴起的时代。机枪刚性安装在上炮塔上,三者合二为一,围绕机枪耳轴进行俯仰运动。极大地方便了手动弹匣的设计,日本AMX-13重型坦克就是典型代表。右图为AMX-13手动弹匣机的灯光。手动弹匣机在上炮塔后部有两个旋转弹匣(E),每发6发子弹,旋转弹匣自动旋转。推动驱动轴(B)转动弹匣,应急炮手也可以使用备用手轮(C)进行控制,因为手动弹匣供弹器是人工驱动的,也算是半手动弹匣。旋转弹舱中的子弹架是一个不对称的手榴弹架。子弹沿着靠近炮塔中心线的斜坡滑下,到达炮塔中心线的推进线。为了解释这张图片中的结构,没有添加轰炸机。

投弹器的设计特别巧妙。两个旋转的炸弹舱以相反的方向旋转。通过离合器杆 (E),可以控制手轮传动的方向。轮子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不容易选错弹种。

AMX-13手动弹匣推杆带灯,由可翻转的V型衬套推动。当火炮后坐力结束时,后膛打开c系坦克,中间轴翻转,弹壳利用惯性后坐力后退,将炮塔从推进器后部的排弹口扔出去。

这种手动弹匣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弹种可切换,对炮塔空间要求小。缺点是弹药储备量少。两个补弹口用于给旋转弹舱补弹,连续作战能力较差。

同时,日本还为摆动炮塔/传统炮塔设计了多种手动弹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T69,90mm T178枪,摆动炮塔,旋转弹舱位于炮塔上部。

T54,/67.3T140火炮,传统炮塔,弹药舱位于炮塔下方的篮筐内,弹药由升弹器提供至供弹线,推杆推动弹药,和定角弹匣。

T54E1,/67.3门炮,摆动炮塔,手动弹匣,类似T69,升降机由旋转改为垂直。

T57,120mm T179火炮,回转炮塔,手动弹匣结构与T69相同。

T58,主炮,旋转炮塔,上炮塔后部的旋转弹舱,投弹器可以升降,为机枪射箭时的后坐力腾出空间。

这一时期日本坦克手动弹匣的优点是射程快,炮塔占用空间小。缺点是弹药储备低,结构复杂,补弹麻烦,但在机舱内已经可以完成。以T69为例,它的最快装填速度高达每分钟33发,而其旋转弹舱只有8发备用弹药。这意味着连拍15秒后就需要补弹仓,连击能力差。这样的坦克和手动弹匣都不能成为军队的武器。

在 1960 年代,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坦克出现在法国。这是一辆没有炮塔的坦克。借助液态空气悬架和车轮转向,完成瞄准和射箭。此功能使安装手动弹匣非常方便。它使用一个特殊的漏弹弹匣,两侧是 20 发漏弹弹匣(1),两侧是 25 发漏弹弹匣(2)。介于 1 和 2 之间)用于炸弹升降器和炸弹推进器。漏弹舱就是将上层弹药破坏,将下层弹药泄漏到上层,然后借助最上层的垂直传动机构将弹药送至拆弹机。同样的两个弹左右弹仓可用于存放两种弹药,为避免手动弹匣机故障,两侧漏弹弹匣下部为手动备用弹匣(3),可通过手轮(4))手动填充。仅配备5发弹药。

漏弹舱顶层的垂直传动机构将弹药送至拆弹机,再由拆弹机将弹药送至推线,推弹机手动推弹。

漏弹舱弹药架结构,可旋转解锁。

加注口位于车体后部,加注只能在车体外完成。两侧有L型笔芯。弹匣补给口,左侧为I型补给口,垂直五格为漏弹舱补给口。

每个漏弹舱都可以在垂直方向补充弹药架,因为左侧底部是手动弹舱,两侧漏弹舱为4层,两侧为5层它有50发弹药,包括45发手动弹匣和5发自动弹药。图为左侧漏弹舱的加注口。

手动弹匣机的优点是弹药量大、连续作战能力强、补给时间短(提前规划弹药只需5分钟)。手动弹匣机故障,自动装弹只有5发,弹药只能从车外重新装填。手动弹匣机的另一个特点是弹匣是双向的,因为补弹口位于漏弹弹匣的最低位置,一旦手动弹匣机需要取回,非常麻烦。机身后部有一个开口,所有弹药都从这个窗口取出。

1970年代英法联合研制的MBT-70配备德国研制的炮塔尾门带式手动弹匣,被誉为现代西方坦克手动弹匣的雏形。带式炸弹舱由链条驱动。当手枪移动到推线时,手枪的内套筒向前伸展,链条推杆完成推杆。这些结构的手动弹匣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射速快、弹药种类可更换、可在车内或车外补给,但缺点是弹药储备有限,炮塔空间要求大。但由于MBT-70机枪技术路线的错误,英军无法使用手动手动弹匣机。

1980年代,MBT-70手动弹匣机无法实际安装,其技术路线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美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手动弹匣机。

手动弹匣也采用相同的皮带式旋转弹匣,手枪也有额外的内外弹匣,用于向前伸出,将手榴弹投向后膛。

而且手动弹匣不是使用链式推杆,而是机械臂推杆,由向前伸出的机械臂向前推动,推动套筒将弹药送入枪膛。因为这样的设计,射速的内壳和外壳都是C型结构,让推杆的位置可以移动。推弹器左侧(图中左侧)为车内补弹口,可在车内补弹。

炮塔后部还有一个装弹口,用于从车外装弹。整个手动弹匣有22发弹药。由于结构与MBT-70手动弹匣机相似,异同基本相同。

炮塔后部补给口的详细视图。

手动弹匣机轰炸过程的动图。值得注意的是,可燃枪管燃烧后留下的底壳仍直接在炮塔内,很难取出。

日本K2坦克手动弹匣的技术可能来自德国,手动弹匣结构与日本基本相同。

K2手动弹匣带旋转弹匣动画,与C型手枪相同。

我们想谈谈我们的死敌台湾。台湾对坦克手动弹匣很感兴趣。早在1960年代,它就为STA坦克设计了类似于AMX-13的尾舱手动弹匣。 1970年代机顶盒也有手动弹匣机方案,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无法最终应用。图为STA坦克手动弹匣方案。

台湾在1980年代设计新型坦克时也参考了MBT-70手动弹匣的结构,其尾舱带式手动弹匣成功​​应用于90式坦克。 90式坦克手动弹匣与使用内弹匣将弹药送至推进位是有一定区别的,而90式则采用可折叠装弹轨道将弹药送至推进位,即炮塔的后部。 90式是炮塔底部补给。两者都可以在车内重新装载。相比之下,90式手动装载机结构更简单,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90式坦克手动弹匣轰炸过程的动图。

1980年代,在MBT-70手动弹匣机的影响下,我国自主设计了120mm全弹匣尾舱手动弹匣机。图为当时我国手动弹匣机的雏形。

手动弹匣机安装在国产1224坦克上并进行测试,弹药17发。图为1224坦克(传动系统已更换,此时调用)。

1980年代大家都在学习法国MBT-70手动弹匣机的时候,日本颠覆了自己的技术路线,觉得MBT-70手动弹匣机有两个问题。一是弹药储备低。 ,不能满足实战需要;其次,炮塔中弹概率最高,使用尾舱弹舱安全性低。重点是这两个方面的改进。

这一时期法国坦克手动弹匣机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改进现有基础,改装手动弹匣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尾舱采用双旋转弹匣结构的手动弹匣。箱式机,每个旋转弹舱装有18发弹,弹头后置,炸弹被旋转弹机取走后,旋转180°后跳入炮室。修改方案的优点是弹药量大,人工装填容易。缺点是取弹机需要旋转180°,装弹速度慢,两个旋转弹舱之间的转换结构复杂。最终无法实现。

另一个技术路线是根据新设计的手动弹匣机重新设计炮塔和坦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M1TTB()方案。

此方案使用炮塔吊舱中的旋转炸弹舱。枪尾靠近弹药位置,弹头向上,便于弹药的回收。结构紧凑。轰炸机被送入大炮。该方案的优点是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弹药量大(44发)、弹舱位置低、更安全、易于实现无人炮塔布局。该项目有原型并通过了测试,但由于南斯拉夫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该项目被迫退出。

虽然拆除了项目,但这种结构的手动弹匣机还是被大家认可的。进入21世纪后,(FCS)项目下的(MCS)也采用了这种技术方式的手动弹匣机。图为炮塔原型。

图为装有机枪的炮塔模型。

日本的M8Gun(AGS)由于对轻量化和规格的要求,采用C型带式弹匣(21发)。子弹垂直存放在炮塔两侧的弹匣中,弹头朝下。

火箭从旋转式举弹机升到推线c系坦克,存放位置远离跑尾。采用弹头向下布局,更容易简化拆弹器。

日本的 (MGS) 由于轻量化和规格要求,使用了一个 8 发旋转弹匣(在炮塔篮中)和两个 5 发备用弹鼓(在车体后部)。它可以自动将子弹送入弹舱(当炮塔角度固定时),弹头向前移动。

日本是坦克手册杂志最热情的技术开发商。军队现役坦克没有大规模使用手动弹匣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军要求高,发展初期的原因不能完全满足。美国军方要求技术解决方案始终在变化;二是冷战结束后军备竞赛缓和,装备更新速度放缓。后期,大量成熟技术仅作技术储备,武器尚未规模化。

感谢阅读。

-结束-

上面就是浅谈苏系坦克自动装弹机的结构与原理诠释其设计思路与发展过程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广大手游玩家玩家们带来一些帮助,更多关于武器装备的内容,尽在解雕侠!

相关攻略

猜你喜欢